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要介紹
可編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國首先出現,當時叫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來取代繼電器,以執行邏輯判斷、計時、計數等順序控制功能。PLC的基本設計思想是把計算機功能、靈活、通用等優點和繼電器控制係統的簡單易懂、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等優點結合起來,控制器的硬件是標準的、通用的。根據實際應用對象,將控制內容編成軟件寫入控制器的用戶程序存儲器內。控制器和被控對象連接方便。
隨著半導體技術,尤其是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到70年代中期以後,PLC已廣泛地使用微處理器作為中央處理器,輸入輸出模塊和電路也都採用了中、大規模甚至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這時的PLC已不再是邏輯判斷功能,還同時具有數據處理、PID調節和數據通信功能。
可編程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係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了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算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式和模擬式的輸入輸出,控制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是微機技術與傳統的繼電接觸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克服了繼電接觸控制係統中機械觸點的接線復雜、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靈活性差的缺點,充分利用微處理器的優點。
可編程控制器對用戶來說,是一種無觸點設備,改變程序即可改變生產工藝,因此可在初步設計階段選用可編程控制器,在實施階段再確定工藝過程。另一方面,從制造生產可編程控制器的廠商角度看,在制造階段不需要根據用戶的訂貨要求專門設計控制器,適合批量生產。由於這些特點,可編程控制器問世以後很快受到工業控制界的歡迎,並得到迅速的發展。目前,可編程控制器已成為工廠自動化的強有力工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