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AB/ABB/GE/施耐德/本特利/ TRICONEX 巴赫曼/西屋/黑馬 福克斯波羅 霍尼韋爾 等PLC 模塊卡件 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選型配置、電氣控制櫃設計.工程設計、係統成套、軟件編程、現場調試。
(1)輸出刷新階段
當掃描用戶程序結束後, PLC就進入輸出刷新階段。在此期間,CPU按照I/O映象區內對應的狀態和數據刷新所有的輸出鎖存電路,再經輸出電路驅動相應的外設。這時,才是PLC的真正輸出。
程序 2:
這兩段程序執行的結果wan全一樣,但在 PLC中執行的過程卻不一樣。程序1只用一次掃描周期,就可完成對%M4的刷新; 程序2要用四次掃描周期,才能完成對%M4的刷新。
這兩個例子說明:同樣的若幹條梯形圖,其排列次序不同,執行的結果也不同。另外,也可以看到:採用掃描用戶程序的運行結果與繼電器控制裝置的硬邏輯並行運行的結果有所區別。當然,如果掃描周期所佔用的時間對整個運行來說可以忽略,那麼二者之間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一般來說, PLC的掃描周期包括自診斷、通訊等,即一個掃描周期等於自診斷、通訊、輸入採樣、用戶程序執行、輸出刷新等所有時間的總和。
2、PLC的I/O響應時間
為了增強 PLC的抗幹擾能力,提高其可靠性,PLC的每個開關量輸入端都採用光電隔離等技術。
為了能實現繼電器控制線路的硬邏輯並行控制, PLC採用了不同於一般微型計算機的運行方式(掃描技術)。
以上兩個主要原因,使得 PLC得I/O響應比一般微型計算機構成的工業控制係統滿的多,其響應時間至少等於一個掃描周期,一般均大於一個掃描周期甚至更長。
所謂 I/O響應時間指從PLC的某一輸入信號變化開始到係統有關輸出端信號的改變所需的時間。其zui短的I/O響應時間與zui長的I/O響應時間
以上是一般的 PLC的工作原理,但在現代出現的比較xian進的PLC中,輸入映像刷新循環、程序執行循環和輸出映像刷新循環已經各自獨立的工作,提高了PLC的執行效率。在實際的工控應用之中,編程人員應當知道以上的工作原理,才能編寫出質量好、效率高的工藝程序。
Festo Beck PS1 CP14
FTL50-AGN2AA2G6A
FTL50-ATE2AA4E4A
Busck MS 71B-6 B14
XBT-K701013
PG4N1H2S
Di-Soric OGLP 080 P3K-TSSL
CN012, CP022, CL153 & CL342
Omron CP1E-N60DT1-D
IFM O2V102 O2VWRPKG/0/V/GM/E1/E2/W
Linak TR-EM-288-SAF
ABB 200-PSSG
F130-P-Hx-OR-PM
F130-P-HC-OR-PM
Siemens 6DS1719-8AA
Moeller LE4-116-DD1
Yaskawa SGDH-02AE
Digital SZ16X-EA
G.D Bologna IBD503R
BWU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