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譜由七種顏色不一的光組成,即紅、橙、黃、綠、靛、藍、紫。顏色不同,波長也不同:波長長的是紅色光,接下來是橙、黃、綠、靛、藍、紫。也就是說紫色光波長短。
早期對光譜的2種解說來自於艾薩克·牛頓的光學和哥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色彩學。牛頓首先在1671年在他的光學試驗的說明中使用了光譜這個字(在拉丁文中代表外觀、顯象)。牛頓觀察到一束陽光以一個角度射入玻璃棱鏡,部分會被反射,部分則穿透玻璃,並呈現出不同的色帶。牛頓假定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小粒子組成,而這些不同顏色在穿透物質時,前進速度不同。而紅光的速度快於紫光,而導致了在穿過棱鏡後紅光的偏折(折射)較紫光為小,產生各色的光譜。牛頓把光譜分成7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他依古希臘哲學家的想法,選這7種顏色,並和音符、太陽係的行星、和一周的天數連結。然而人眼對於靛色頻率的敏感度其實是相對較差的,加之一些辨色能力正常的人都表示他們無法區分靛色和藍色、紫色。
正因此之故,一些專家如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等都曾建議靛色不應被視為顏色,它只是藍和紫的濃淡不同的區間而已。哥德聲稱連續光譜是個復合現象。和牛頓則認為可見光光譜是個單獨現象,哥德觀察到了更廣泛的部分,他發現到了沒有光譜的區間,如紅黃邊界和青藍邊界是白的,原來在邊界區會有色光重疊的現象。至此大眾接受了光是由光子組合成的(某些時候光有波的特性,其他時間則是粒子的特性,參閱波粒二象性),所有光在真空中是定速光速,而光在其他物質中的速度,都較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低,而光在真空中與其他物質中速度的比值就是該物質的折射率。在某些已知的物質(非色散物質)中不同頻率的光行進速度並無差別,但其他物質中,不同頻率的光有不同的行進速度:玻璃就屬於這種物質,所以玻璃棱鏡能把白光進行分光。自然界的虹就是個借由折射看到光譜的理想例子。